校园新闻网讯 2014年12月28号下午1时,第四届王伟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答辩,在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的行政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答辩活动由共青团宁波工程学院委员会主办,校科技竞赛协会承办,参赛的项目小组一共有45组,分别来自各个学院,竞赛的作品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竞赛作品答辩分别在一楼的第一和第三会议室以及三楼的第五、第六和第八会议室同时举行,每个会议室都有一位负责老师和三位专家评委。这次的评委除了我校老师外,还有专门从宁波大学请来的专家,足以看出学校对此次挑战赛的重视。
笔者首先在第三会议室旁听了第二分组参赛选手的答辩。一点整,主持人首先介绍了三位专家评委老师,他们别是我校经管学院副院长王仁祥和宁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张聪群、商学院赵丙奇教授。之后,主持人介绍了答辩的流程,每一项目小组都有15分钟的答辩时间,其中PPT的展示时间为8分钟,专家提问时间为7分钟,现场有计时人员,在距答辩结束只有一分钟的时候会有黄牌提示,在介绍完流程后主持人宣布答辩正式开始。
第一组是来自交通学院的“基于色彩识别的城市道路停车位标识系统研究”项目,PPT上他们分别从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讲述极具逻辑性,通过实际例子和实验论证了醒目的标志牌有利于缓解停车问题。在看完这组选手展示的PPT后,专家评委提出了自己犀利的问题,“这个研究项目挺好的,但是没有具体的成果形式,到底是以方案、研究报告还是以论文的形式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呢?”答辩选手虚心的承认这是他们项目目前存在的不足。评委又提出:“这个项目没有调查过有无类似实例,没有比较和对照。”答辩选手回答道:“我们查过资料,国外有基于色彩的研究,但还没有关于道路停车位标识系统的研究。”问答的环节不仅让专家评委更加了解这个项目的内容,也让参赛选手明白自己目前的不足。
第一组答辩结束,引导人员将这组选手带出会议室,并将下一组答辩选手带进会议室。主持人接着宣布下一项目的答辩开始,答辩井井有条地进行着。
接下来,笔者到了三楼的另外几个会议室旁听了其他几个分组选手的答辩,每个组都是有备而来,叙述详细且吸引人,评委也被他们的精彩演讲所吸引。在第八会议室,笔者旁听了最后一组选手的答辩,他们是来自汽车学院的“多功能翻折座椅”项目组。这一组的PPT形式丰富多样,有视频也有很多照片,但是主讲人讲的不是十分连贯,成为了他们的缺点所在。下午3:40分左右,第八会议室的答辩全部结束,主持人请每组的负责人退场,进行专家讨论。而在专家们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并谨慎考虑之后,综合考察作品的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创新意义以及社会效益等,将评选出获奖作品。第八会议室是答辩作品最多的一组,这里答辩结束时,其他会议室的答辩也已基本结束。
作为一项科技学术竞赛,“挑战杯”是加强我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笔者相信,此次竞赛之后,我校学生会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还可以培养自身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加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